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包括:
1.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二、名誉权损害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名誉权损害侵害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三、哪些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
以下情形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
1.正当的评论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2.法定范围内的职务行为
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范围内的行为,影响到特定人名誉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种情况还包括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所属工作人员的法定职务行为。
3.特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行为
在社会群体中,有的民事主体之间:如合伙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特殊的利益(利害)关系,法律不禁止他们相互之间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对他人进行传述或评价。
4.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因此,受害人事先同意公开其隐私,结果名誉受到损害,受害人不得请求名誉权保护。
关键词:

-
浙江嘉善深夜遭遇破纪录暴雨后安然突围 姜军:“提级”的含义潮新闻客户端编辑董洁【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
-
被指借歌复仇、吉尼斯辟谣……神曲《罗刹海市》热度不减记者师文静8月1日,歌手刀郎的神曲《罗刹海市》又陷风波。这首歌曲近期
-
移民热潮再度引爆,美国成为最热门目的地!移民热潮再次席卷盛夏七月,而在微信指数的背后,万众瞩目的美国移民话
-
快讯!俄媒:俄国防部称,乌再次对俄海军舰艇发动无人艇袭击,被击沉8月1日晚至2日凌晨,乌克兰再次派出一艘无人艇,试图袭击位于黑海西南
-
天府融媒看大运|太阳鸟时评:读懂“何以中国”的敬畏初心7月28日晚,成都大运会隆重开幕,古老的锦官城,与一场青春的盛会热情
-
浙江嘉善深夜遭遇破纪录暴雨后安然突围 姜军:“提级”的含义
2023-08-03 08:13:43
-
被指借歌复仇、吉尼斯辟谣……神曲《罗刹海市》热度不减
2023-08-03 08:13:41
-
移民热潮再度引爆,美国成为最热门目的地!
2023-08-03 08:01:40
-
快讯!俄媒:俄国防部称,乌再次对俄海军舰艇发动无人艇袭击,被击沉
2023-08-03 07:51:31
-
天府融媒看大运|太阳鸟时评:读懂“何以中国”的敬畏初心
2023-08-03 07: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