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世界观点:甘州区大满镇:聚焦“24字”工作法 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2023-06-12 18:13:00 来源: 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资料图】

甘州融媒讯 今年以来,甘州区大满镇全面落实“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24字工作法,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工作目标,精准谋划,以“小切口”引领“大变化”,全镇呈现出乡村有活力、治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态势。

坚持组织引领,推动治理机制融合化。深入拓展“党建+”模式,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活动阵地规范达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星级争创、头雁领航“四项行动”,全面落实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制度,着力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严格执行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建强高素质头雁队伍,累计选派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11名,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4名,培树担当作为好支书1名、乡村振兴带头人1名,全覆盖轮训村干部,广泛动员村干部提高学历,乡村治理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优化一网统管,推动治理平台一体化。组建全科网格,推动工作下沉到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从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全力打造“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深入网格中、事务处理网格内”的基层治理体系,选配专职网格员21名,网格辅助员219名,同时整合网格村社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形成“群众有反映、镇村有回应、处理有结果”服务模式,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实现服务在基层拓展、矛盾在基层化解、民心在基层凝聚。

落实常态走访,推动治理体系长效化。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和“四实”活动,严格落实镇级包村联户全面访、村级整合力量深入访制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同时,结合每月“固定党日”,完善党支部定期听取党员调研情况汇报机制,精准收集党员群众诉求。推行“情暖中秋”“情系重阳”“情系困境儿童”“红领巾”传孝道等一批务实行动,扎实落实“结对帮扶・爱心甘州”行动,深入开展“一老一少一困”暖心关爱活动和退役军人等人员服务保障,做到平时经常走访解民忧,应急时“敲门响铃”纾民困。

开展定期说事,推动治理效能多元化。依托群众议事室、群众说事长廊、邻里小院等场所,集中听取群众意见;网格员、党员联系户等常态入户走访,掌握群众所需所盼;建立“说事”微信群,方便群众即时说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民情民意实现互通,全面覆盖收集社情民情。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做到“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一月一议,急难性问题随说随议,敏感性问题村民代表会上重点议,全局性问题村民会上共同议”,引导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

创新“码”上响应,推动治理手段现代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发大满镇民事直说直通车线上平台、“满意办”小程序,切实运用好“甘快办”平台,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机制,实现政务服务“码上办”“网上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原则,全覆盖建立“村民微信群”,吸纳“三官一师”、包村干部、村医等力量,引导村民有事“码”上说、网上说。采取“办理+反馈+回访”的服务模式,按照简单问题由网格员、党员联系户、村“两委”成员“马上办”,重点问题由镇站所中心、派驻单位“接单办”等方式,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快捷。

推行接诉即办,推动治理服务高效化。以接诉即办改革为突破口,采取镇村干部进社入户、跟班工作、现场办公、主动接访等措施,融合“雪亮工程”“12345”便民热线、智慧养老“一键响应”等网络平台,将群众诉求被动处置转化为主动办理,逐步实现“有呼必应接诉即办”“未呼先应未诉先办”“一呼百应一次办好”,汇聚起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金佩垚)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610